-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65-topic-disease-cancer.Rmd
163 lines (109 loc) · 8.7 KB
/
65-topic-disease-cancer.Rm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 癌症 {#cancer}
### 癌症相关研究的核心论文
```{r crc-articles, fig.cap="本表格仅列出了相关研究中关键论文"}
crc_result <- disease_dt_output("cancer")
crc <- crc_result$data
crc_result$widget
```
与肿瘤相关的研究一共有 `r nrow(crc)` 篇关键论文发表。
图 \@ref(fig:crc-articles) 列出了这些论文。借助这些文章,可以快速掌握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
```{r}
four_dimension_barplot_caption <- paste0("肿瘤",
"相关研究的简要信息。",
"(A)发表文章最多的10个国家;",
"(B)发表文章最多的10家机构;",
"(C)发表文章最多的10位科学家;",
"(D)发表文章最多的10本杂志。")
```
```{r crc-four-dimension-barplot, fig.cap=four_dimension_barplot_caption}
four_dimension_barplot(crc)
```
简单统计一下,可以发现相关研究的主体来源于美国、中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图 \@ref(fig:crc-four-dimension-barplot)A)。
十大顶尖的研究机构中,哈佛大学及其分支占了其中的一半以上(图 \@ref(fig:crc-four-dimension-barplot)B),
包括哈佛大学、丹那-法博癌症研究所、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等六家,
其余机构也多位于美国,包括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等。
此外,法国国家健康医学研究院(INSERM)位列第六,实力不俗。
中国的上海交通大学屈居第十,是唯一上榜的国内研究机构。
在十大科学家的名单中,我们很高兴的发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YU JUN(图 \@ref(fig:crc-four-dimension-barplot)C),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来自于中国香港的于君教授。
于教授在肠道菌群与癌症的研究中蜚声海内外,她能进入 Top10 可谓是实至名归。
在十大来源期刊中,GUT、Science、Cell Host & Microbe 杂志拔得前三(图 \@ref(fig:crc-four-dimension-barplot)D)。
### 癌症相关研究的合作网络
进一步地,我们看看相关机构和科学家的合作网络(图 \@ref(fig:crc-university-net))。
美国的哈佛系、欧洲的法国班底,是世界上两大合作团体。
```{r crc-university-net, fig.cap="癌症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
university_network(crc,edge_weight_cutoff = 3,nNode = 30,delete_isolate=FALSE)
```
我们取前 30 位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作者,分析他们的合作网络(图 \@ref(fig:crc-author-net))。
几乎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存在着彼此之间的联系,又组成了三个联系非常紧密的学术群体。
而中国相关的于君教授,则相对比较独立的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主要的合作者只有两位老师。
```{r crc-author-net, fig.cap="癌症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author_network(crc,edge_weight_cutoff = 1,nNode = 30,delete_isolate=FALSE)
```
### 肠癌相关研究的历史脉络
#### 具核梭杆菌——肠癌的重要诱因
通过历史引证网络梳理相关研究的脉络。在图 \@ref(fig:crc-histplot) 中,列出了 20 篇最关键的研究论文。
这 20 篇论文明显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图中分别位列上半块区域和下半块区域。
```{r crc-histplot, fig.cap="癌症相关研究的历史脉络"}
hist_graph <- histPlot(histNetwork(crc %>% filter(DT == "ARTICLE"), verbose = FALSE), verbose = FALSE)
```
这些论文的具体信息可以参阅图 \@ref(fig:crc-histplot-articles)。
最早的一项重要研究发表在 Nature Medcine 杂志上,发现了一种可以产毒素的脆弱拟杆菌可以诱导小鼠肿瘤的发生,
并指出肿瘤发生的过程依赖于 Th17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通路[@wuHumanColonicCommensal2009]。
2011年发表在 PLoS One 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则首次用 16S rRNA 基因测序的方芳,
比较分析了大肠癌患者和非大肠癌患者粪便菌群的差异[@sobhaniMicrobialDysbiosisColorectal2011]。
研究一共分析了 12 个粪便样本,其中一半是大肠癌患者。
PCA 分析结果很清晰的显示,大肠癌患者具有与正常人不同的粪便菌群。
2011年发表在 PLoS One 杂志上的另一篇论文,则首次用 16S rRNA 基因测序的方法,
比较分析了人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情况[@marchesiHumanColorectalCancer2011]。
这一项研究详细报道了两个微环境下的群落结构差异,并发现结肠细菌科在肿瘤组织中富集,
而肠杆菌科的细菌则在肿瘤组织中下降。
2012年发表在 Science 上的研究,主要关注了炎症反应在肠道菌群诱导癌症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热心肠日报》解读了 [这篇文章](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70902056),
简而言之就是:炎症毁菌,菌增炎症,终而癌也!
2012年背靠背发表在 Genome Research 上的两篇论文,明确了致癌的一个关键物种。
其中的一项研究发现了梭杆菌在肠癌组织中富集,
为揭示诱导癌症发生的肠道共生菌指出了一条关键的方向[@kosticGenomicAnalysisIdentifies2012]。
而另一项研究则直接指出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的感染,除能够引发牙周炎和阑尾炎之外,
还与肠癌发生存在关联[@castellarinFusobacteriumNucleatumInfection2012]。
2012年发表在 ISME J 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有上海交通大学的赵立平团队完成[@wangStructuralSegregationGut2012a]。
在这项研究中,一共分析了 46 个大肠癌患者和 56 个健康志愿者的肠道菌群,
进一步确认了二者之间存在的肠道菌群差异,并鉴定出 11 个在大肠癌患者中富集的 OTU,
以及 5 个在大肠癌患者中下降的 OTU。
```{r crc-histplot-articles, fig.cap="癌症相关研究的关键节点文献"}
cap <- "癌症相关研究的关键节点文献"
vip <- extract_from_hist_graph(crc, hist_graph)
produce_topic_article_datatable(vip, cap, cap)
```
2013年发表在 JNCI 杂志上的研究同样是用 16S rRNA 基因测序的方法比较了大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差异。
研究纳入了 47 例患者和 94 例对照,最终指出梭杆菌(*Fusobacterium*)和
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可能在致癌过程中的作用[@ahnHumanGutMicrobiome2013]。
具核梭杆菌与肠癌之间的联系,在 2013 - 2014 年还有另外的多篇研究发表,其中 Cell Host & Microbe 两篇,
PLoS One 一篇,PNAS 一篇,Cancer Research 一篇,等等。不仅明确了具核梭杆菌的致癌作用、机制,
还尝试利用此类标记为进行早期的诊断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总之,具核梭杆菌就这样成了臭名昭著的致癌细菌,再无翻身之处。
#### 肠道菌群影响癌症治疗的效果
在历史引证网络的上半部分,是一个有所不同的研究领域(图 \@ref(fig:crc-histplot))。
这几篇研究主要关注肠道菌群对癌症治疗药物的作用,以及对癌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先是发现抗癌药的是否有效,肠道菌群说了算。进而认识到,在肠道菌群的助力下,一些抗癌药的作用可被显著加强。
并给出了使用阿克曼氏菌等益生菌能够促进癌症治疗效果的例子。
这些论文均有《热心肠日报》的解读,在此一笔带过。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癌症其实不仅仅是肠道癌症,这些研究属于肠道菌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范畴。
总之,肠道菌群与癌症的关系可能存在两个方面,一是肠道菌群在消化道癌症发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二是肠道菌群对癌症治疗可能存在的影响。
### 癌症相关的重要研究主题
```{r}
crc_keyword_net_cap <- paste0("癌症相关的研究主题。",
"在这个共现网络中,显示最多不超过 50 个最常见的节点,",
"且为突出网络主题,去掉了类似于 Gut Microbiota 的一般词汇",
"以及共现次数小于 3 次的连接")
```
在癌症相关研究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组成了共现网络,从中可以看出相关研究的一些主要方向。
在这其中,短链脂肪酸、炎症是最突出的研究热点,它们与膳食纤维、调节性T细胞、癌症发生等
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图 \@ref(fig:crc-keyword-net))。
而具核梭杆菌成为联系二者的重要桥梁之一。
```{r crc-keyword-net, fig.cap=crc_keyword_net_cap}
keyword_network(crc,edge_weight_cutoff = 3,nNode = 50,delete_isolate=FALSE,
remove_keyword = search_keyword_regex) %>%
visOptions(manipulation = 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