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如何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有价值——《旅行的艺术》读书笔记 https://ift.tt/2ArFnIH 微雨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被输入了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观念。而后,这个观念又衍生出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强调的是「行路」;也有人说「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强调的是「读书」;还有人说这两者没有轻重之分,两手抓才是正解。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是当下最时新的旅行语录了。旅行自然是必要的,但说走就走不一定是有价值的。因此我的观点是偏向于两手抓的,但要补充的是这两者的先后顺序:行路之前还是先读书为好。如果不读书便行上万里路,结果可能只是锻炼了身体开阔了眼界,却无法产生更多价值,比如说真正内化到精神内涵层面。所以,在旅行之前,至少得提前做点什么,比如读一读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于我个人而言,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更在于观察和感受,并引发自身的思考和改变。而德波顿作为一个哲学家,一个知识渊厚且富有逻辑思辨能力的作者,他笔下的《旅行的艺术》让我原本的观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升华。
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余秋雨在《推荐序》里说:
这本书不是游记散文,不是导游手册,也不是论述旅行历史和意义的常识读本。我们读到的,很像是用小说笔法写出来的人物传记片断。
译者南治国也在其《译者序》里说道:
结合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文学家的创作,参照凡·高、爱德华·霍珀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
当我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这会是一部游记,但深入阅读后发觉这更像是一本艺术史。而直到最后合上书本,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写在旅行路上的哲学思考随笔文集。
《旅行的艺术》分为五个部分: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回归,每部分有一至两篇文章。不过对于为什么旅行?如何更好地旅行?作者似乎不打算直接告诉我们,也不热心去考求。但看完整本书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既思辩又感性的答案。这将影响甚至改变个人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诗意的远方」与「眼前的苟且」在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中都有着美的可能。那么就跟随作者的脚步:
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作者每到一个地方,他的向导都不是一个专业导游,而是一个历史人物(作家、旅行家等)甚至只是圣经中一个小故事,像是旅行心灵导师一般的存在。
第一部分「出发」共有两个章节:「对旅行的期待」与「旅行中的特定场所」。开篇部分,作者便通过法国作家于斯曼的小说《逆流》中夸张的小故事,给读者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既然一个人能做在椅子上优哉游哉捧书漫游,又何苦要真的出行?
这个问题看似对旅行的怀着刁钻与不屑的态度,其实不然,作者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不仅通过各位名家的作品、经历和自己的旅行体验,阐明了自己对旅行的态度,还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旅行哲思语录:
读完第一部分的内容后,我是很惊喜的,因为德波顿独特的写作手法和细腻的笔触,更是因为那大量引发个人思考的言论,让我对为什么去旅行,去哪里旅行等问题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在第二部分「动机」中的两个章节「异国情调」与「好奇心」中发掘,发掘关于旅行在思维与心灵之间的碰撞。
在一场回归大自然的旅程中,风景是最强烈的存在,德波顿将风景这一主题分成了「乡村与城市」和「壮阔」两个章节,引导我们发现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带领我们如何去发现自然的壮阔。
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包括小鸟、小溪、水仙和绵羊,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能矫正和治疗城市人倍感困顿的心灵。
人类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且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并心存谦卑地活着,这样我们会更容易找到自身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的方式。
似乎对一个地方的感觉已经被这些地方的气质或是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所决定。因此,当我们力图改变对于这些美丽风景的感觉时,会觉得很无助,像是力图改变自己对已经觉得味美的冰淇淋的感觉一样。
于是,我们只是看到我们已经看到的,旅行中那种发现的乐趣荡然无存,毫无疑问,这趟旅行的价值便大打折扣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提升我们欣赏风景的能力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艺术。
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是我们的向导,因为有些旅游胜地,最初可能是因为艺术的呈现而得以成为众人旅行的目的地。所以,在关于艺术的这一部分内容里,「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与「对美的拥有」这两章内容,作者以画家梵高和艺术家罗斯金为向导,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艺术欣赏提升旅行体验,如何更好地去拥有旅行的美。
看着朋友圈里刷屏的旅游照片,就知道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难得的假期旅行。但其中一部分旅游者的确如作者所说的「因匆忙和随意变得麻木」,因此并不能真正去理解一趟旅行的意义。他们只是把逃离自己的所在地,到达别人的所在地看做某种胜利,接下来的行程中忙着拍照记录下这些短暂拥有的美色,而忽略了很多细节,比如自身的感受。
不过,比起拍照,德波顿与罗金斯更鼓励我们在旅途中绘画和写作:
正如作者所说,绘画和写作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仅仅是在描绘我们所看到的的景物,而是加入我们个人的理解与情感的产物,我想,这样细心获取到的「美」才真正为我们所有吧!
在最后一章「习惯」里,作者德波顿通过梅伊斯特的《我的卧室之旅》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旅行方式——室内旅行,即以一种发现的眼光重新审视日常生活里的一切,撼动让我们麻木的习惯。这种独特的回归方式,我们明白了旅行的乐趣取决于旅行的心境,而感受力是旅行心境的最主要特征。
我想,如果我们可以带着一种发现的眼光,一种旅游的心境去感受生活的周遭,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常去的公园、超市、街巷等场所的有趣程度,可能并不亚于朋友圈里别人晒出的旅游美景,不亚于洪堡在南美之旅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旅行的艺术》不是一本旅行指南,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读本。作者在结尾中这样写道:
穿着粉红色和蓝色相间的睡衣,心满意足的待在自己房间里的塞维尔·德·梅伊斯特正在悄悄提醒我们,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这是我在整本书里印象最深的一段。这最后一句话就足以作为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这本书的缩写,也足以引发我关于旅行意义的深层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去远方旅行?我们走过千山万水,领略到真正的精彩了吗?德波顿没有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合上书本以后,我们的内心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旅行,绝不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这本书中的旅行日常看似啰嗦,却更加真实随性。经验感悟看似一碗心灵鸡汤,实质上却是最实用的方法论。这本书,会增加你很多知识的储备量,整体读下来让人感觉充实却不失轻盈。然后带着哲思的眼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才会更有意义吧!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如何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更有价值——《旅行的艺术》读书笔记
https://ift.tt/2ArFnIH
微雨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被输入了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观念。而后,这个观念又衍生出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强调的是「行路」;也有人说「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强调的是「读书」;还有人说这两者没有轻重之分,两手抓才是正解。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是当下最时新的旅行语录了。旅行自然是必要的,但说走就走不一定是有价值的。因此我的观点是偏向于两手抓的,但要补充的是这两者的先后顺序:行路之前还是先读书为好。如果不读书便行上万里路,结果可能只是锻炼了身体开阔了眼界,却无法产生更多价值,比如说真正内化到精神内涵层面。所以,在旅行之前,至少得提前做点什么,比如读一读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一、初步感知
于我个人而言,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更在于观察和感受,并引发自身的思考和改变。而德波顿作为一个哲学家,一个知识渊厚且富有逻辑思辨能力的作者,他笔下的《旅行的艺术》让我原本的观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升华。
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余秋雨在《推荐序》里说:
译者南治国也在其《译者序》里说道:
当我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这会是一部游记,但深入阅读后发觉这更像是一本艺术史。而直到最后合上书本,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写在旅行路上的哲学思考随笔文集。
《旅行的艺术》分为五个部分: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回归,每部分有一至两篇文章。不过对于为什么旅行?如何更好地旅行?作者似乎不打算直接告诉我们,也不热心去考求。但看完整本书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既思辩又感性的答案。这将影响甚至改变个人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诗意的远方」与「眼前的苟且」在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中都有着美的可能。那么就跟随作者的脚步:
二、旅行之前的思考
1. 出发
作者每到一个地方,他的向导都不是一个专业导游,而是一个历史人物(作家、旅行家等)甚至只是圣经中一个小故事,像是旅行心灵导师一般的存在。
第一部分「出发」共有两个章节:「对旅行的期待」与「旅行中的特定场所」。开篇部分,作者便通过法国作家于斯曼的小说《逆流》中夸张的小故事,给读者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对旅行的怀着刁钻与不屑的态度,其实不然,作者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不仅通过各位名家的作品、经历和自己的旅行体验,阐明了自己对旅行的态度,还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旅行哲思语录:
读完第一部分的内容后,我是很惊喜的,因为德波顿独特的写作手法和细腻的笔触,更是因为那大量引发个人思考的言论,让我对为什么去旅行,去哪里旅行等问题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在第二部分「动机」中的两个章节「异国情调」与「好奇心」中发掘,发掘关于旅行在思维与心灵之间的碰撞。
2. 动机
三、 旅途之中的触感
1. 风景
在一场回归大自然的旅程中,风景是最强烈的存在,德波顿将风景这一主题分成了「乡村与城市」和「壮阔」两个章节,引导我们发现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带领我们如何去发现自然的壮阔。
人类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且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并心存谦卑地活着,这样我们会更容易找到自身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的方式。
2. 艺术
于是,我们只是看到我们已经看到的,旅行中那种发现的乐趣荡然无存,毫无疑问,这趟旅行的价值便大打折扣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提升我们欣赏风景的能力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艺术。
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是我们的向导,因为有些旅游胜地,最初可能是因为艺术的呈现而得以成为众人旅行的目的地。所以,在关于艺术的这一部分内容里,「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与「对美的拥有」这两章内容,作者以画家梵高和艺术家罗斯金为向导,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艺术欣赏提升旅行体验,如何更好地去拥有旅行的美。
看着朋友圈里刷屏的旅游照片,就知道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难得的假期旅行。但其中一部分旅游者的确如作者所说的「因匆忙和随意变得麻木」,因此并不能真正去理解一趟旅行的意义。他们只是把逃离自己的所在地,到达别人的所在地看做某种胜利,接下来的行程中忙着拍照记录下这些短暂拥有的美色,而忽略了很多细节,比如自身的感受。
不过,比起拍照,德波顿与罗金斯更鼓励我们在旅途中绘画和写作:
正如作者所说,绘画和写作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仅仅是在描绘我们所看到的的景物,而是加入我们个人的理解与情感的产物,我想,这样细心获取到的「美」才真正为我们所有吧!
四、 旅行之后的回归
1. 回归
在最后一章「习惯」里,作者德波顿通过梅伊斯特的《我的卧室之旅》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旅行方式——室内旅行,即以一种发现的眼光重新审视日常生活里的一切,撼动让我们麻木的习惯。这种独特的回归方式,我们明白了旅行的乐趣取决于旅行的心境,而感受力是旅行心境的最主要特征。
我想,如果我们可以带着一种发现的眼光,一种旅游的心境去感受生活的周遭,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常去的公园、超市、街巷等场所的有趣程度,可能并不亚于朋友圈里别人晒出的旅游美景,不亚于洪堡在南美之旅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五、合上书本以后
《旅行的艺术》不是一本旅行指南,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读本。作者在结尾中这样写道:
这是我在整本书里印象最深的一段。这最后一句话就足以作为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这本书的缩写,也足以引发我关于旅行意义的深层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去远方旅行?我们走过千山万水,领略到真正的精彩了吗?德波顿没有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合上书本以后,我们的内心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旅行,绝不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这本书中的旅行日常看似啰嗦,却更加真实随性。经验感悟看似一碗心灵鸡汤,实质上却是最实用的方法论。这本书,会增加你很多知识的储备量,整体读下来让人感觉充实却不失轻盈。然后带着哲思的眼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才会更有意义吧!
via 少数派 - 高品质数字消费指南
September 26, 2018 at 12:00AM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