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泛读,从读书到读人,再到读己 https://ift.tt/2nZJ5zS 哪里来的小熊猫
最近放在泛读上的时间明显少了,时间主要花在精读上,豆瓣「在读」里有几本书齐头并进,《编码》、《原则》、《论语》和《曾国藩的正侧面》。前两本最需要用心,边读、边反思、边实践;纸本的《论语》用来睡前催眠;最后一本则是为找理想人格,在精力次一等的时候随手翻阅。
泛读虽少,仍有需求。人对于「新奇」有着很本能的渴求。刷社交媒体或浏览网页,是一种客观需要,我总得安抚自己的这点欲望。但哪怕是闲读,我也有着自己的原则。
不论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我总是希望,当新信息流过我的时候,能留下点什么。
落到实践上,就是摘抄。摘抄分在两端。在手机上,是通过 Workflow 在印象笔记里建立文档,综合起相关话题。暂时分得很粗略,除了经济金融,就是其他。相比较下电脑端的摘抄就好了许多。用的是系统自带的 Stickies,平时先往里边倒,到周末再梳理分类。
分类,就是关键词合并。分得很潦草,只求一眼扫过去,知道关注点在哪。这主要是方便我事后反思,看时间有没有用对地方。理想状态是扫一眼关键词还能对其观点有粗略印象,并看最近有没有因为这些新观点,在行为处事上起些变化,有些长进。如有,那这点泛读的时间花得就很值得。
举例而言,我在七月头的那周看了些「社群与信息源」的文章,里边有些文句我咀嚼至今,仍是常读常新:
不定期检查自己的核心信息源来自哪里,它到底是不是足够好。具体就是: 搞明白这个行业里最厉害的人是谁?他们在哪里做什么?他们有没有公开的内容输出?开始尝试用他们做的东西; 观察身边有哪些人也在关注这群人,想办法和他们混在一起。
不定期检查自己的核心信息源来自哪里,它到底是不是足够好。具体就是:
这寥寥几行字,足以成为我在筛选信息源上的指导方针。摘下这段话,就已经拿到了原文的精华。现在我泛读常常是这样的,带着目的去抓取信息,只要脑子还够用,我就必须明确:哪些文章、甚至哪些字句最值得我的时间;哪些草草翻一遍,乃至直接关掉就算了。
本质上,所有的信息都是在帮我克服不确定性。于我而言,信息中的不确定性越大,需要的时间就越多,今后也能产生越大的收益。这不限于阅读,看视频、听音频都是如此。对于视觉思维的我来说,音频是典型的泛读(听),通常我是边跑步边听,但听到赞叹处,我一定会按下暂停键,然后跑慢几步,琢磨琢磨。有时候思索一会,能明显感到头脑中打一个激灵,仿佛一条通路在那一瞬间接上,爽得很。
但若是信息里边没新东西(不确定性太少),那就直接关掉。比如现在读理财,一谈到财富自由,核心往往是那几条:增加被动收入、关注复利与成长。这我都会背,在我眼里也就没什么新奇,不会再看。
跟人聊天也是一样。只要这人的言语能给我启发,我一样会掏出手机,打开 Drafts,开始做笔记。这情景很能够增加对方的虚荣心,使他更加「好为人师」,也就能够带给我更多收获。这样的姿态看似「低下」,但我想明白了:
很多时候,我只是误以为自己能与人平等沟通、辩驳,而其实因为在相关话题上对方掌握的信息量、历经的思考要远远多过我,我根本就没资格与他平等对话。我就是他的学生。我只有听和问的资格。
但这也不是说受着耳提面命,然后唯唯诺诺,我总会提问题,他是否答得好,我心里也有杆秤。再说得有野心一点,通过这样的问与答,我是想「吞吃」下他的视角。比如我一直看好某人的穿着打扮与沟通技巧,前阵子和他吃饭,席间摆着学生姿态向他讨教,边听边记,一点一滴都是收益。他聊得开心,我记得也不亦乐乎,并且我知道,以后我若是再有相关困惑,他就是我的信息源。
当然,人各有所长,所以这类面向人的「泛读」从来都是组合化的。跟不同的人,我从来都能学到不同的东西。微信里我会用心维护的一些核心朋友,身上都有着至少一条值得我学习的优点。它们有的很具体,比如有人是律师、有人是交易员、有人是会计,这是我学习专业知识的渠道;有的人本硕博是相关专业,比如历史、政治、数学,有些事我懵懵懂懂,但经他一讲,豁然开朗;有的甚至是一些看似很虚的性格,比如勇气,再比如最近我很想学到的执行力。
其实性格上的事,看着玄乎,实际上仍有很大学习空间。这个人你与他近距离相处,就很可以揣摩他的那点勇猛究竟从何而来。过往我曾是很懦弱的人,甚至还在钱包上烙了「勇气长随」几个字,但在这一年半载,我能看到自身的「刚猛」,正在缓缓育成。有时我反思来由,觉得这与我跟某个室友的长久相处关系密切。他是直爽而豪杰的人,凡事总将「不要怂,就是干」挂在嘴边,在这潜移默化中,我受到他很积极的影响。
这就是我关于泛读所想额外表述的一点。泛读,不但是读书,更是在读人。读人也分精读和泛读,上述那本《曾国藩的正侧面》是精读,我读心中所仰的苏轼、织田信长或《谍影重重》里的波恩,也都是精读。但他们毕竟离我远。从身边的人,从这些还没有「发育」完全,但相关优秀品质已经有模有样的人身上,我同样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这点和《创造101》之类不无类似。只是粉丝在养成别人,我在养成我自己。
这很有趣。
最后再想提的一点,是我在读以外,也在不断与自己对话。每天,每时每刻,我都会冒出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甚至我还刻意记录过一段时间的梦境。它们统统都会被我先收集在Drafts里,然后再往印象笔记中整理。只是他们确实太潦草了。我曾以为这些闪逝的念头都是财宝,事实上记下后过一段时间再看,往往会发现:都是什么呀。不仅是不成体系,连通过关键词分类都做不到。
但我还是尽量选择记录,因为它们都是我生命中某段思绪的切片。印象笔记的检索功能做得很好,所以有事通过搜索重现几年前的一段话,看到那时的焦灼与踌躇,再回到当下,面对同样的问题已有成竹,这里边确实会有着隐隐的感动。
因而我把读几年前的日记也当作泛读。这点日记对其他任何人都没啥大用,但对我自己而言,它比我读过的任何书都重要。这是我这一路缓缓走来的写照。心里想到有这近两千篇日记,就很踏实,因为回首其中的每一字句,都是我的来时路。
这篇如果要总结,那只有一句话,已经写在了前边。那便是我很贪婪,我总是希望,流过我的每一点信息,不论是以文字、语音、视频还是现场交谈的形式,都能够为我产生一点价值。一点能够长久的价值。
不论是精读泛读,这都是我的遴选标准。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运行得好像还不错:)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泛读,从读书到读人,再到读己
https://ift.tt/2nZJ5zS
哪里来的小熊猫
最近放在泛读上的时间明显少了,时间主要花在精读上,豆瓣「在读」里有几本书齐头并进,《编码》、《原则》、《论语》和《曾国藩的正侧面》。前两本最需要用心,边读、边反思、边实践;纸本的《论语》用来睡前催眠;最后一本则是为找理想人格,在精力次一等的时候随手翻阅。
因为一段时间中精力、思维状态的不同,我更倾向于同时读多本书,以便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泛读虽少,仍有需求。人对于「新奇」有着很本能的渴求。刷社交媒体或浏览网页,是一种客观需要,我总得安抚自己的这点欲望。但哪怕是闲读,我也有着自己的原则。
不论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我总是希望,当新信息流过我的时候,能留下点什么。
从精读到泛读
落到实践上,就是摘抄。摘抄分在两端。在手机上,是通过 Workflow 在印象笔记里建立文档,综合起相关话题。暂时分得很粗略,除了经济金融,就是其他。相比较下电脑端的摘抄就好了许多。用的是系统自带的 Stickies,平时先往里边倒,到周末再梳理分类。
手机端的摘录形式由 Workflow 自动生成。可由上边的链接下载并配置。分类,就是关键词合并。分得很潦草,只求一眼扫过去,知道关注点在哪。这主要是方便我事后反思,看时间有没有用对地方。理想状态是扫一眼关键词还能对其观点有粗略印象,并看最近有没有因为这些新观点,在行为处事上起些变化,有些长进。如有,那这点泛读的时间花得就很值得。
这点刚开始做,也是相当粗疏。名称为 Stickies&Drafts 的缩写,甜甜圈提醒我,这不是正餐:)举例而言,我在七月头的那周看了些「社群与信息源」的文章,里边有些文句我咀嚼至今,仍是常读常新:
这寥寥几行字,足以成为我在筛选信息源上的指导方针。摘下这段话,就已经拿到了原文的精华。现在我泛读常常是这样的,带着目的去抓取信息,只要脑子还够用,我就必须明确:哪些文章、甚至哪些字句最值得我的时间;哪些草草翻一遍,乃至直接关掉就算了。
本质上,所有的信息都是在帮我克服不确定性。于我而言,信息中的不确定性越大,需要的时间就越多,今后也能产生越大的收益。这不限于阅读,看视频、听音频都是如此。对于视觉思维的我来说,音频是典型的泛读(听),通常我是边跑步边听,但听到赞叹处,我一定会按下暂停键,然后跑慢几步,琢磨琢磨。有时候思索一会,能明显感到头脑中打一个激灵,仿佛一条通路在那一瞬间接上,爽得很。
六月读《倚天屠龙记》,很受郭襄感动,多读了一点相关,也多留下一点痕迹。但若是信息里边没新东西(不确定性太少),那就直接关掉。比如现在读理财,一谈到财富自由,核心往往是那几条:增加被动收入、关注复利与成长。这我都会背,在我眼里也就没什么新奇,不会再看。
从读书到读人
跟人聊天也是一样。只要这人的言语能给我启发,我一样会掏出手机,打开 Drafts,开始做笔记。这情景很能够增加对方的虚荣心,使他更加「好为人师」,也就能够带给我更多收获。这样的姿态看似「低下」,但我想明白了:
很多时候,我只是误以为自己能与人平等沟通、辩驳,而其实因为在相关话题上对方掌握的信息量、历经的思考要远远多过我,我根本就没资格与他平等对话。我就是他的学生。我只有听和问的资格。
但这也不是说受着耳提面命,然后唯唯诺诺,我总会提问题,他是否答得好,我心里也有杆秤。再说得有野心一点,通过这样的问与答,我是想「吞吃」下他的视角。比如我一直看好某人的穿着打扮与沟通技巧,前阵子和他吃饭,席间摆着学生姿态向他讨教,边听边记,一点一滴都是收益。他聊得开心,我记得也不亦乐乎,并且我知道,以后我若是再有相关困惑,他就是我的信息源。
梳理得很粗疏,但是两小时谈话中的核心,我觉得是自己抓住了的。当然,人各有所长,所以这类面向人的「泛读」从来都是组合化的。跟不同的人,我从来都能学到不同的东西。微信里我会用心维护的一些核心朋友,身上都有着至少一条值得我学习的优点。它们有的很具体,比如有人是律师、有人是交易员、有人是会计,这是我学习专业知识的渠道;有的人本硕博是相关专业,比如历史、政治、数学,有些事我懵懵懂懂,但经他一讲,豁然开朗;有的甚至是一些看似很虚的性格,比如勇气,再比如最近我很想学到的执行力。
其实性格上的事,看着玄乎,实际上仍有很大学习空间。这个人你与他近距离相处,就很可以揣摩他的那点勇猛究竟从何而来。过往我曾是很懦弱的人,甚至还在钱包上烙了「勇气长随」几个字,但在这一年半载,我能看到自身的「刚猛」,正在缓缓育成。有时我反思来由,觉得这与我跟某个室友的长久相处关系密切。他是直爽而豪杰的人,凡事总将「不要怂,就是干」挂在嘴边,在这潜移默化中,我受到他很积极的影响。
傻我知道,但据我实践,确实是很不错的心理暗示:)这就是我关于泛读所想额外表述的一点。泛读,不但是读书,更是在读人。读人也分精读和泛读,上述那本《曾国藩的正侧面》是精读,我读心中所仰的苏轼、织田信长或《谍影重重》里的波恩,也都是精读。但他们毕竟离我远。从身边的人,从这些还没有「发育」完全,但相关优秀品质已经有模有样的人身上,我同样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这点和《创造101》之类不无类似。只是粉丝在养成别人,我在养成我自己。
这很有趣。
从读人到读己
最后再想提的一点,是我在读以外,也在不断与自己对话。每天,每时每刻,我都会冒出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甚至我还刻意记录过一段时间的梦境。它们统统都会被我先收集在Drafts里,然后再往印象笔记中整理。只是他们确实太潦草了。我曾以为这些闪逝的念头都是财宝,事实上记下后过一段时间再看,往往会发现:都是什么呀。不仅是不成体系,连通过关键词分类都做不到。
回头看去,废话连篇,用语粗俗。但好歹是我自己下的仔。但我还是尽量选择记录,因为它们都是我生命中某段思绪的切片。印象笔记的检索功能做得很好,所以有事通过搜索重现几年前的一段话,看到那时的焦灼与踌躇,再回到当下,面对同样的问题已有成竹,这里边确实会有着隐隐的感动。
因而我把读几年前的日记也当作泛读。这点日记对其他任何人都没啥大用,但对我自己而言,它比我读过的任何书都重要。这是我这一路缓缓走来的写照。心里想到有这近两千篇日记,就很踏实,因为回首其中的每一字句,都是我的来时路。
软件叫作 Day One。内容因为太私人,没有展开。但关于思路,我以后会试着分享。这篇如果要总结,那只有一句话,已经写在了前边。那便是我很贪婪,我总是希望,流过我的每一点信息,不论是以文字、语音、视频还是现场交谈的形式,都能够为我产生一点价值。一点能够长久的价值。
不论是精读泛读,这都是我的遴选标准。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运行得好像还不错:)
via 少数派 - 高品质数字消费指南
September 26, 2018 at 12:05AM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