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8 lines (53 loc) · 4.55 KB

1-5.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8 lines (53 loc) · 4.55 KB

第五步:用提问法写书

很多人在写作时,最常苦恼的是「没有灵感」。

好像只要解决「灵感」生不出来的问题,写作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在理解了大脑运作原理以后,发现「灵感」其实是一个假议题。

所谓「灵感」,并不是一个议题。而是两个。「灵感」事实上由两部分组成:

  • 思绪连线
  • 能量

也就是:如果你脑袋里面对这件事情,没有对这件事清晰的记忆痕迹,你写不出来。而且,就算你有清晰的记忆痕迹,你没有脑力能够输出,也会写不出来。

坊间的很多关于「灵感」写作的书,其实做的比较像是用一点小手段,去促成一小段的「记忆」连线。

你也许用这些手段可以写出一小个段落,但是却写不出一篇完整的论述出来。

关于这个主题,我们会在后面的主题讨论「如何人造一篇完整的论述」。

如何人造结构

分出章节之后。如何开始写每一章的内容呢?

标准提词器

我会打开我的另外一个屏幕。放著这一排问题,促进我的灵感:

  • How does this point relate to the chapter or book in general? 这一点与这一章或这本书总体上有什么关系
  • What did I just learn? 我刚刚学到了什么?
  • Why does this matter? 这有什么关系?
  • What are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这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 What is the counter-argument of this? 这件事的反驳是什么?
  • What was necessary for this to occur? 这需要什么才能发生呢?
  • What is a one-sentence summary of what I just read?我刚才读到的一句话总结是什么?

这一组问题。是我从某一本学习做笔记的书上,如何对书做总结的一套标准提问法。我很长时间都用这个方法做我的读书总笔记。

后来我在写作时,灵机一动:「这个方法是看完别人的书,做总结用的。为什么我不能拿过来打大纲呢(预作总结)?」

结果发现效果特别好。如果再把这一组问题重新组织起来,就是:

  • 你现在要写的这一个章节,跟本书有什么关系呢?
  • 你大概要讲的是什么概念?
  • 为什么这个概念很重要?
  • 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没谈到?这个方法有没有什么缺点?
  • 有没有什么反例呢?
  • 反例要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呢?
  • 可不可以最后做个总结

每当我打开编辑器,脑袋却一片空白时,我就会用这个方法,一下就能写出一大堆了。

Outliner 法

我之前发明过一个极速读书法,原理是快速的捕捉书中的关键字、关键句、关键 IDEA。最后再一次整理完成自己的总结。

后来我把这个极速读书法,搬去电脑使用。改良後的方法,是把书中的关键字、关键句、关键 IDEA 摘录下来。以「大纲」形式陈列。

图片

改用这个方法后,我读书的速度更快了,写的笔记也有组织性。我后来就想,能不能也把这个方法反著用。

以前我可能灵感来了,可能是一次性的写整篇文章。但是我想可不可以以后写文,不要先写文章,先写 Outline 试看看。

后来我发现,真的可以,还挺有效的。用这个方法。我可能用一篇 outline 就能够「写完」一篇 7000 字的长文。(Outline 约 500-700字)

图片

我用 Outline 打完后,再看著 Outline 重写一遍,竟然就可以很快的产出一篇完整又很长的文章了。比如说你现在看的这本书这段章节。其实这就是這樣生出來的。

图片

我以前最早写作时,单篇长度极限是 3000 字,一天最多只能写 2 篇。现在改用这个方法后,单篇字数可以一口气就上 5-6000字,一天「最少」可以写两篇。一篇文章的 Outline,我可能花 10 分钟就能写完。

所以,我现在很少遇到「没有灵感」的问题。

因为「灵感」的本身,取决于两个关键因子:「思绪连线」与「能量」。改用这个方式以后,我变得改用很低的成本取得思绪连线,再用相对比较少的耗能做到输出。

如果我们再把写作比拟回去「跑步」,打 Outline 这个方式更像是在地上划上跑道线,扑上跑道材料。

原本我们在写书时,本来面对的是没有终点线,没有起点,没有终点。

但现在经过这样的操作,我们知道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要跑多长、每一段地形如何,更棒的是,可能我们还能跑在 PU 跑道上。